作者:沈春耀、张晓明 点击量:468
国新办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20年7月1日)
下面先请沈春耀主任作介绍。
2020-07-01 10:00:28
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高票通过,一致赞成,充分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包括香港同胞的心声和意愿。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该法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6月30日当天,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还作出了《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将刚通过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明确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实施。最新得到的消息,昨天晚上23时,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完成了刊宪和公布实施的程序,这个法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包括全国都已经生效施行。
2020-07-01 10:03:10
2020-07-01 10:05:04
2020-07-01 10:07:39
从法律规范的性质属性看,这部法律是一部兼具实体法、程序法、组织法三类法律规范内容的综合性法律,这三类规范都在其中有充分体现。法律的内容已经公布,大概有几个方面,我简要概括一下。第一,明确规定了中央人民政府对有关国家安全事务的根本责任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第二,明确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循的重要法治原则;第三,明确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相关机构的职责与活动的准则;第四,明确规定了防范、制止和惩治四类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包括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恐怖活动罪和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这四类犯罪行为的构成及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五,明确规定了案件管辖、法律适用、程序等内容。第六,明确规定了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机构,机构的名称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为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还包括驻港国家安全公署和国家有关机关在特定情况下管辖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的情形和程序。
总之,我们相信,有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和举措,有全国人民包括香港同胞广泛的支持和拥护,这部法律的公布和施行一定能够有效地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家安全,一定能够确保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
我就先介绍这些。
2020-07-01 10:12:16
2020-07-01 10:16:47
第一,这部法律是“一国两制”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一国两制”事业前无古人、事无先例,注定了在推进的过程中会充满挑战,需要不断地解决新问题。香港回归以来,中央已经就香港基本法实施的相关问题作了5次解释、4次决定。但是相比之下,这一次全国人大作出有关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这部法律是中央处理香港事务最为重大的举措。而这部法律本身就是继香港基本法之后,中央为香港专门制定的第二部重要法律。它体现了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总要求,把“一国两制”的原则和底线进一步法律化,筑牢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防控国家安全风险的制度屏障,对“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具有深远影响。
2020-07-01 10:17:35
怎么在“一国两制”之下,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而且是社会政治情况比较复杂的香港,把它治理好,这是中央政府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去年秋天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出发,对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作了重大部署。这部法律就是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重大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它标志着中央更加注重治港制度的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法治思维,更加注重标本兼治、刚柔相济,更加注重用好宪法和基本法赋予中央的权力,并且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治理体系有机结合,从而牢牢地把握香港局势发展的大方向和主导权。这些都会在日后转化为治理效能。
第三,这部法律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守护神”。
香港被英国管制长达150多年,真正出现繁荣局面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这给人的启示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香港紧紧地依托内地、连接世界,不断地巩固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并且以自己的独特地位和优势服务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形成和国家、内地的良性互动,这对香港的繁荣稳定至关重要。如果任由各种反中乱港势力在香港兴风作浪,甚至把香港变成对内地进行渗透、颠覆活动的基地,这对香港来说绝对“是祸不是福”,不仅会毁掉“一国两制”,也会毁掉香港的繁荣稳定,毁掉香港居民的福祉。这部法律就是要惩治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对他们高悬利剑,对干预香港事务的外部势力形成震慑,充分保护绝大多数香港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所享有的各种权利自由,也包括充分保障在香港的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所以它将发挥香港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的作用。
2020-07-01 10:23:06
一周前,我在香港听取各界人士对这部法律起草的意见的时候,无论是工商巨贾、专业精英,还是学校校长、的士司机,他们都对去年6月香港“修例风波”之后出现的乱象、惨状痛心疾首,甚至到现在还心有余悸。他们说香港现在一些人想移民,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害怕“黑暴”,是因为看不到出路。一位立法会议员跟我说,他的好朋友前不久在申办新加坡移民手续,本来已经办下来了。但当他听说国家正在为香港制定这样一部维护国家安全法律的时候,当着他的面把原来的那些表格撕掉了,很激动地说了一句“香港有救了”。在座谈会上,我听到许许多多的香港朋友都表达了这么一个观点,就是香港变乱为治、绝境重生,正其时也。我认为这部法律确实可以扭转乾坤,产生变局效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法可安香江,这一部法律就可以安定香港。
正如刚刚春耀主任所说,今天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的大日子,中国共产党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而且一直在坚定不移地引领“一国两制”的航船破浪前行。我记得“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之后已经不止一次出现过“移民潮”、“撤资潮”,但是所有的恐惧和疑虑都被时间和事实所消除,化为乌有。今天这部法律刚刚出台的时候,我想可能还会有一些人抱有这样那样的疑虑或者观望的心态,这也是正常的。我坚信,时间和事实会证明一切。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3周年时收到这份“生日礼物”,如果我们把它比喻成生日礼物的话,未来一定会不断地显示出它弥足珍贵的价值。
我就先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2020-07-01 10:27:10
2020-07-01 10:30:54
2020-07-01 10:35:30
第一,有广泛的立法呼声。王晨副委员长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对有关决定草案作说明时,也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全国人大决定出台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积极推进相关立法进程,推动解决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的制度漏洞,加强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执法机构、执行机制和执法力量建设,确保有关法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有效实施。大家可能有印象,在一个多月前,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社会各方面都有呼声,就是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从事法制工作的有关部门,在这前后收到、接到、听到各方面的呼声也非常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也就是栗战书委员长在大会上作的工作报告,对今年的立法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加快相关立法进程。所以一段时间以来,全国上下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各界人士都有这个呼声和愿望,这是第一个重要的因素,有广泛的社会共识和立法诉求。
2020-07-01 10:35:49
中央和有关部门组织精兵强将、法律专家,包括对香港法律非常熟悉的专家,这样一个工作团队集中力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法律草案的文本。这也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结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这样一些时点。在草案形成之前,无文本的听取意见、征求意见。在草案形成之后,有了法律案文,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听取意见。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过程中,也是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听取意见,包括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同志、主管部门、人大的法制工作机构,包括香港中联办,在前方的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在北京、深圳、香港,在我上面提到的多个环节上,无文本、有文本、人大常委会审议过程中,都是注重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方面的意见,行政长官、有关的主要官员、立法会主席、建制派代表人士、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和部分省级政协委员、法律界人士,还有社会各界,不限于法律界,经济、教育、工商等各界人士的意见。这是这次法律草案审议形成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2020-07-01 10:36:15
一般的法律草案在一审之后,通过中国人大网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按照《立法法》第37条规定,由委员长会议决定不公开的也是可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立法有它的特殊性和敏感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委员长会议决定,这部法律没有采取向社会全文公开法律草案征询社会各界意见的方式,而是采取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来听取、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特别是香港有关方面的意见,还有几十家中央和国家有关机关、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临近港澳的有关地区设区的市,通过内部征求意见。此外,还有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意见。所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环节也是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自身在审议和前后工作过程中方方面面的意见。所以这部法律凝聚了各方面的共识,体现了党中央的精神,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包括香港同胞的意志和心愿。从制定过程来看也是完全符合我国立法的法定程序。
这部法律之后还有一个工作,刚才也提到了,就是将新制定的法律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这也是全国人大决定和香港基本法都有规定和要求的。一个很重要的程序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决定把有关法律列入附件三之前,要征询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听取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包括政府的意见,当然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都是在6月30日之前完成。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和有关决定都是严格按照我国的法定程序进行的。
2020-07-01 10:45:06
2020-07-01 10:51:50
我注意到,这两天有的国家的政治人物公开说我们现在要在香港搞“一国一制”,如果我们要搞“一国一制”的话,这个事情就简单了,我们完全可以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国家安全法等这些全国性法律直接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何必费这么大周章为香港度身订做制定一部国安法呢?这里涉及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是不是全面准确。大家知道,中央一直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就是因为无论是香港还是国际上都有一些人把“一国两制”的“经”给念歪了。每当中央依法行使某些权力的时候,西方都会有人出来指责说你们破坏了“一国两制”,侵蚀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好像香港的事情中央什么都不能管,反而他倒可以随意指手画脚。中央怎么能够对各种反中乱港势力在香港肆无忌惮地从事分裂国家、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坐视不理呢?世界上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对危害自身安全的犯罪屡屡发生置之不理的吗?!“一国两制”是我们的国策,没有任何人比我们更加珍惜“一国两制”,也没有任何其他人比我们更加了解“一国两制”的真谛,也没有谁比我们对“一国两制”更有定义权和解释权。
至于你刚才说到有的国家现在声称要对中方一些官员采取严厉制裁的措施,我觉得这是强盗逻辑,我们现在做的是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的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这个关你什么事情,这完全是我们的内政。我又没有招你惹你,你凭什么对我动粗?!香港人喜欢说两句口头语“有冇(没有)搞错?”“关你咩(什么)事!”当然我们也不是吓大的。中国人看别人脸色,仰人鼻息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020-07-01 10:59:49
2020-07-01 11:00:39
香港国安法第60条规定,驻港国安公署及其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不受香港特别行政区管辖。这句话的含义很清楚,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对驻港国安公署及其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不能管,这是保障国安公署依法履行职责的需要。因为驻港国安公署行使的权力已经超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权的范畴,而且它执行职务的行为,查办的许多案件都涉及国家秘密,所以香港特别行政区当地的机构不能管辖,这是完全合情合理的。这个规定也参照了香港驻军法的有关规定和国际上的一些做法。大家知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央派驻香港特区的机构原来有三家,香港中联办、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驻军。驻军法已经有这方面的规定,当然随着驻港国安公署的成立,中央驻港机构有了第四家。从美国的情况看,美国有联邦和州两套司法体系,有的事情,州也是管不着的。当然这个话的意思不是说将来驻港国安公署就是“无王管”了,国安法本身对驻港国安公署履行职责的程序、监督机制都有一套比较严格的规定。
关于驻港国安公署如何执法的问题,你刚才提的问题比较多,一下提了四五个问题,你刚才讲的执法问题,国安法第55条规定很清楚,国安公署只在三种特定情形下行使执法权。驻港国安公署的执法权主要体现在它要对有关案件进行立案侦查,采取必要的侦查措施,也包括报请指定的人民检察院批准之后逮捕有关的犯罪嫌疑人。至于后续的一些环节,包括香港话叫“检控”,我们叫“起诉”,也包括审判,国安法都规定得很清楚,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的检察院来负责检控、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法院来负责审判。国安法之所以这么规定,就是考虑到香港的法律制度和内地不同。中央有关机构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有关机构是两个不同的执法、司法主体,他们应该也只能是执行它自己的法律。如果要求香港的警察、律政司检控人员或者法官来执行内地的法律,或者要求内地公检法有关部门执行香港法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了解,另外也容易造成管辖和法律适用上的冲突和混乱。所以按照现在国安法的这套设计和规定,将来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两支执法、司法队伍,各自形成包括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和刑罚执行各个环节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或者说完整“一条龙”、“全流程”的管辖。各管各的,这样既做到分工比较明确,管辖划分比较清晰,同时又能够相互互补,协作和支持,形成支持、协作、互补的关系,两个方面共同构成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和机制体系。我就回答到这里。
2020-07-01 11:09:14
2020-07-01 11:09:36
第一,香港特别行政区本身要依法维护国家安全。这在全国人大的决定中,在刚通过的法律中都是非常明确的,这是一个宪制责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都要依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来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香港特别行政区本身很重要,也是负主要责任。
第二,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刚才张晓明主任也明确讲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维护国家安全的机构,法律中明确“维护国家安全公署”这个机构。中央原有的几个机构和维护国家安全也有一定关系。因此第二层含义是一个地域性的,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但不限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本身。
第三,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国家安全事务,中央人民政府负有根本责任。什么是根本责任?是最高责任,最终责任,全面的责任。这一层面也超出了上述两个层面的含义,不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本身,也不是在那里。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也就是国家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国家安全事务负有根本责任。因此,对这个法律的名称,包括这样一个概念术语应该作广义的理解。法律的六章,各自章节中都有明确规定。第二章专门规定了特别行政区的责任和机构,第五章集中规定了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机构相关的内容,但整体上都是体现一个广义的含义。
2020-07-01 11:15:48
2020-07-01 11:16:17
你刚才还问到“引发憎恨”到底指的什么。我首先要讲,“憎恨”这个词或者“引发憎恨构成犯罪”这个概念是我们照抄的香港法律。香港现行法律当中有一个《刑事罪行条例》,《刑事罪行条例》第9条、第10条规定了引发居民之间的憎恨和引发对政府的憎恨可能构成犯罪的规定。这恰恰体现了这部法律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香港现行法律的规定,充分考虑到香港普通法的一些概念和习惯,尽量予以吸收。当然,一般的“憎恨”不可能构成犯罪。这里的“憎恨”明确规定了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才可能构成犯罪。举个例子,如果通过造谣的方式引起全社会对政府的某种仇恨,类似于去年修例风波中我印象比较深的,突然有人造谣说香港太子站发生打死人事件,把社会不满情绪集中指向香港警方,子虚乌有的事情。当然造谣也可能是针对中央政府来的,恶意的,而且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就可能构成犯罪。至于说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要举个例子的话,去年修例风波当中也有人到国外去乞求外国政府制定法律对中国政府进行制裁,这也是故意而为。如果造成后果的话,那也是可以论罪处罚的。
2020-07-01 11:23:03
2020-07-01 11:23:25
刚才晓明主任讲23年,这23年确实比较长。两个数字,23碰巧还吻合上了。所以要求香港特别行政区尽早完成立法,这是非常明确的。特别行政区方面,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也是明确表态在国家法律出台后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我想说明以下一些情况,很多国人、香港同胞也都很关心。
第一,23条规定了什么呢?它要求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一共规定了七种行为。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还有两种是和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者团体有关的活动,一共七种应予禁止和惩治。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出台的决定第6条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相关法律,切实防范、制止和惩治四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即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以及外国和境外势力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事务的行为和活动。这四类是全国人大决定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相关法律来惩治的。所以一个七种,一个四种。其中,有两种行为是有交集的,一个是分裂国家,另外一个在23条中表述是“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在国安法中表述是“颠覆国家政权”,含义更为广泛、更为充分。
第二,两者又有很大不同。新出台的法律除了规定四类应予惩处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外,还包括许多其他的重要内容。刚才讲到实体法、程序法和组织法三类规范。再展开一点,内容有“两个层面”,包括特区层面的制度安排、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两个方面”,一个是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一个是建立健全执行机制。也就是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刚才讲的实体规范、程序规范、组织法规范都在其中,也就是说,新出台的法律内容比原来基本法23条设想的内容要广泛得多。
第三,是不取代。全国人大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的法律都不取代香港基本法23条要求特别行政区自行立法的规定。
第四,香港特别行政区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包括尽早完成基本法规定的有关立法。还有一句话在法律中也有明确,“完善相关法律”,也就是说香港特别行政区这个层面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可能也不限于23条立法。去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有一个案例,依据的就是现行的《社团条例》,还有《刑事罪行条例》,现行的香港本地法律中还有一些法律也和国家安全有关。所以,从特区层面完善法律制度当然包括尽早制定基本法23条要求的立法,也包括其他方面。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香港特别行政区任何维护国家安全的立法及其实施,不得同全国人大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新近出台的法律相抵触,不得同国家层面的全国人大的决定和法律相抵触。这都是重要的制度安排。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第二十次会议上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判断,决定和法律是符合我国宪法、香港基本法,这部法律还符合全国人大决定的精神。所以这是一个整体的、相互都有密切关联的制度安排,应该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2020-07-01 11:35:00
2020-07-01 11:44:05
这里面需要指出一点,无论是香港国安法第6条规定的宣誓效忠制度,还是基本法第104条规定的宣誓效忠的内容,这里面提到的“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毫无疑包含了效忠国家的含义。这个道理也很显然,这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决定的,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当然公职人员宣誓效忠的对象首先就应该是包含了国家主体,不能够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割开来,把宣誓效忠理解为仅仅是效忠香港特别行政区。我这个说法不是无的放矢,香港确实有人是这么一种看法。做这样一个理解也是有法律依据的,除了我刚才对基本法的一些根本性条款做这样的解读之外,再就是2016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曾经对基本法第104条有关宣誓的规定作过一次解释,解释中也明确了“宣誓效忠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承诺,具有法律约束力”,这个地方把两个主体写明确了。
至于您刚才提到这次制定香港国安法是不是为了下一步9月份立法会选举的时候为取消香港反对派参选人参选资格提供依据。香港讲取消参选人参选资格叫DQ,这次立法是不是为DQ打伏笔。我只能这么说,这种猜测把我们的立法目的想得太功利,也太短视了。中央决定制定这样一部重要的法律,它的着眼点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是为了保国家安全、还香港安宁,为了使“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所以我们的站位比他们要高得多。
你刚才提到反对派参选人会不会因为反对香港国安法就丧失参选资格。你提出了一个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但我相信,将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会依据香港基本法、这部国安法和香港现行有关法律对这个问题作出具体界定。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点,制定香港国安法绝对不是把香港的反对派阵营或者泛民主派阵营作为一个“假想敌”,不是这个意思。制定这部法律就是要聚焦打击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而不是整个反对派阵营。香港是一个多元社会,政治上也是多元的,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已经体现了中央的政治包容,你还是可以长期存在,还是可以有不同的政见,包括反对政府的主张。小平同志当年讲过,香港回归之后还是可以骂共产党,但是不能够把它变成行动,变成在民主的幌子下反对大陆的基地。这也就是说“一国”有底线,“两制”有边界。资本主义社会也有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游戏规则,也有底线。所以大家都要遵守规则,都不能突破底线。从这点来说,我觉得香港的反对派阵营也应该好好地做一番反思,并且做适当的调整。
2020-07-01 11:45:16
2020-07-01 11:45:27
这个特定情形下,国家安全公署管辖有关案件在启动程序上法律规定也是非常严格和明确的。什么程序呢?首先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提出或者驻港国家安全公署提出。其次,不论是哪两个渠道提出,都要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在这样的程序下,在前面提到的三种情形下,才能启动或者行使中央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香港国安公署对案件行使管辖权,整个执法是相关联的多个环节。行使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立案侦查由驻港国家安全公署负责,起诉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有关检察机关负责。案件的审判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有关法院负责。侦查、起诉、审判,这些诉讼活动以及刑罚的执行,执法诉讼活动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此,法律在55条、56条、57条都有明确规定,这是一整套执法司法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驻港国家安全公署和国家有关机关对本法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案件行使管辖权,针对的只是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案件。虽然是极少数,但是法律制度必须作出安排。这也是根据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制权的重要体现,是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执法司法机关有力、有效的执法和司法活动的支持和加强,也是有利于避免可能出现或者导致出现香港基本法第18条第四款规定的紧急状态情形。一旦出现第四款规定的紧急状态情形,那是非常严重的情况。香港基本法第18条第四款有明确规定,现在法律确定的中央在特定情形下行使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有利于避免出现那样的情形,用低强度的这样一种方式来维护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家安全,要防止和避免出现严重的情形,所以这次制度安排是这次立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2020-07-01 11:59:38
2020-07-01 12:00:56
刚才提到审理有关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的法官,在这次法律中有一个规定,也是一个制度规则。行政长官从裁判官,区域法院的法官,高等法院原讼法庭的法官,上诉法庭的法官以及终审法院的法官中指定一些法官负责审理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案件,在第44条有这样的规定。这对法院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没有影响,是不同层面的问题。
指定法官的制度有这样一些含义:(一)是从现有法官中指定,而不是从法官以外的人员指定;(二)指定的法官是负责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没在指定范围里的法官依然拥有法官应当具有的职权,他可以审其他的案件,司法案件的类型是相当广泛的,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只是其中一类;(三)指定若干名,从裁判官、区域法院、高等法院原讼庭、上诉庭、终审法院中指定法官,可以说是一个名单、是一个范围,具体审理时按照原有规定安排;(四)法律明确规定,行政长官在指定这些法官前可以征询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终审法院首席法官的意见。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式。(五)具体到案件审理,依然是独立审判,不受任何干涉。所以这样一个制度安排既体现了特区的宪制责任,特别是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在维护国家安全负有主要责任,同时考虑到香港特区司法制度、法官制度的实际情况,这样的制度安排有利于提高审判效率,有一个指定的法官范围,可能有关的法官经验、素质比较高、比较好或者比较熟悉,相对来说也有利于统一裁判的标准,因为这是一类案件,这一类案件可能有关联性,有它的特点。
我讲一个特点,大家一下就明白了。“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这个案件是不可能等他发生既遂的后果的。如果国家已经分裂,如果政权已经颠覆,你还惩治什么犯罪。这是这类犯罪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不论中央人民政府,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权在内的各级地方的政权机关,我们整个国家都不能容忍分裂国家的行为,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这是惩治这类犯罪的特点,不可能让他的最终目的和后果实现。那怎么样认定有关行为的犯罪构成适用法律标准,是要根据这类案件的特点。因此指定法官制度有利于相对的统一裁判标准,明晰具体适用法律的规则准则。
2020-07-01 12:19:58
2020-07-01 12:20:42
2020-07-01 12:21:09
2020-07-01 12:21:39
惩治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办理这些案件也应当贯彻一些重要的刑事法治原则。在总则都有明确规定,比如罪刑法定原则,通常所说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法律明确规定为犯罪的,依法定罪处刑,没有规定的就不能处罚;再比如,无罪假定或者无罪推定,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刑事司法原则;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刑事诉讼参与人的合法诉讼权利也都有明确规定;一事不再理原则,法律中明确规定已经经过司法程序,由司法机关作出有罪或者无罪裁判的,不得就同一行为再次审判或者追究,等等。这些重要的原则都在法的总则中作出规定。
而且尊重保障人权不限于刑事诉讼活动,本法还有其他非常明确的规定,就是国家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依照香港基本法的规定,有两个有名的国际人权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根据这两个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香港居民享有的各种权利和自由在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所以本法和香港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和精神都是一致的,非常广泛,还不限于刑事诉讼活动,像言论、出版、集会自由和权利。
维护国家安全必然要依法惩治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包括依法防范、制止,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等,有一套执法司法活动。因此不少人关心,对人权,特别是自由、言论、出版、新闻、集会等会不会有影响。任何权利都是有法律规定的明确界线和范围的。刚才张晓明主任讲“一国”有底线,“两制”有边界。越过了法治底线和边界那就不行了,这一点不论中国、不论香港特别行政区、不论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权利和自由要充分行使,但是需要在法定的范围里,要按照法定要求,越过了这个底线和范围,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维护国家安全的底线和要求来说,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也是非常明确的,充分保障行使这一系列的权利和自由,同时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人又说,法律规定是不是可以随意规定呢?也不是那么回事,也是有要求、有范围的。比如说明确在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乃至社会风化,在这些领域有限定,有一些界线、底线、边界是不能越过的。绝对的权利和自由是不可能有的。
现在在场的各位记者朋友,除了我们几位没有戴口罩,大家都戴口罩,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大家都有印象,我们1月份就迅速行动,其中一个看似很简单,但也是很重要的,人人有责戴口罩。可是有些国家不这样看,他们认为限制了人的自由和权利。防疫工作是怎么回事,大家都有切身感受。我举这样一个例子。国家安全同样是有边界有要求的,公共秩序也是有边界有要求的,各国的情况不一样。刚才张晓明主任讲了美国,美国有持枪自由,世界其他国家是这么回事吗?我们刚刚出台的民法典,民法典形成过程中有很多意见,要求在法律上承认同性婚姻。我们说的是男女婚姻。可能有人举出在某某国家合法化了,或许有可能。但是权利和自由都是有边界的,在各个国家情况不同。所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都有它的界线、底线和边界,这必须取得一种平衡。要想维护好国家安全,必须尊重保障人权。要想尊重保障人权,必须维护国家安全。这两者在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
2020-07-01 12:33:58
2020-07-01 12:34:19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特殊经济地位,包括它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长期形成的,是经过香港几代人奋力拼搏、打拼造就的,也是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且获得基本法保障的,不是哪个国家、哪一方予取予夺的。我们对保持香港的国际经济地位不那么担心,因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香港的繁荣稳定,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两条,一个是香港自身的营商环境、金融体系方面的优势会不会削弱,再一个是祖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和中央对香港的支持力度会不会持续。对于这两点,我们是有信心的,所以我们对香港的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
2020-07-01 12:39:40
2020-07-01 12:40:17
参会人员:郭卫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沈春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张晓明,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文章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2311/43209/index.htm。